永噩长夜小说 > 道起五脏观: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> 第二百六十七章:因果未了!
  在齐云察觉到不同之时,一股极致的、源自生命本能的寒意毫无征兆地袭来。

  并非体表的寒冷,而是直接作用于他此刻存在的“本质”,仿佛赤身裸体暴露在冰原之上,一种难以言表的恐惧感攫住了他,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要蜷缩起来。

  他心有所感,猛地回头望去。

  只见床榻之上,另一个“他”正安然地躺在那里,双目紧闭,胸膛随着呼吸微微起伏,面色红润,如同陷入了最深沉的酣睡。

  在看到自己身躯的瞬间,一股无比强烈、近乎本能的冲动自灵魂深处涌起——回去!

  立刻回到那具身躯里去!

  那温暖、坚实、熟悉的“容器”,是此刻飘荡无依的他唯一的庇护所,如同受惊的孩童急切地想要扑入母亲的怀抱,寻求安全感!

  直到此刻,齐云才骤然明悟。

  自己这并非寻常的感知延伸,而是元神——已然自主出窍!

  明悟自身状态的刹那,那原本只是“清晰”的万般声响,骤然变得狂暴起来!

  它们不再是单纯的声音信息,而是化作了无数尖锐的、混乱的、充满负面情绪的嘶鸣、低语、嚎哭……如同无形的潮水,蛮横地冲击着齐云的神智。

  这些声音纷繁杂乱,有战场上遗留的兵刃交击与绝望呐喊的余韵,有江底冤魂不甘的呜咽,有世间生灵潜藏的欲望与恐惧的窃窃私语……它们直接作用于元神,无视一切阻隔。

  齐云只觉得思维瞬间变得凝滞、呆滞,如同被冻结的河流。

  随即,头颅内部传来一阵阵剧烈的胀痛,仿佛有无数根钢针在颅内穿刺、搅动,又似要被这海量的信息硬生生撑爆开来!

  就在他感觉元神即将在这魔音灌耳下溃散之时,下丹田中,那枚赤红色的绛狩丹丸无需催动,自发地轻轻一震。

  一缕精纯的绛狩火意瞬间升腾,穿过经络,直达眉心。

  齐云眉心之处,顿时浮现出一点细微却无比明亮的赤金色光点。

  温暖、霸道的火意自那光点中弥漫而出,如同在他元神周围布下了一层无形的火焰屏障。

  那些狂暴涌入耳中的杂乱魔音,一触及这层火意,发出细微的“嗤嗤”声,迅速消融、蒸发,化为虚无。

  与此同时,那股直透元神的极致寒意,也被这散发出的火意驱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暖洋洋的舒适感,如同浸泡在温热的泉水中,滋养着方才受创的神魂。

  齐云心神顿时大定,劫后余生般的庆幸涌上心头。

  他立刻明白,在自己昏迷的这段时间,元神不仅被那紫色烟气修复,更因祸得福,突破到了炼形阴神之境!方能自主出窍,神游物外。

  心神既定,齐云心念微动,阴神之体穿透了屋顶,悬浮在细雨绵绵的夜空之下。

  然而,甫一暴露在室外天地,一股无形无质、却冰寒刺骨的阴风便凭空而生,吹拂在他的阴神之上。

  这风并非寻常气流,直透神魂本质,仿佛要将他的意识、记忆、情感都一并冻结、吹散。

  但下一刻,眉心的绛狩火点光芒微盛,散发出的暖意流转全身,将那可怕的僵直与冰寒感迅速化解,恢复了行动自如。

  “这是因为我有绛狩火护持的缘故?”

  齐云心中明悟,“此火神异,竟让我这初成的阴神,提前拥有了几分不惧阴风涤荡的阳神特质!”

  但他也清晰感受到,虽然阴风无法真正损伤其元神根基,那股直钻“灵魂”的冰冷与不适感依旧存在,极其难受,仿佛凡人赤身立于寒冬旷野,虽不至立刻冻毙,却也绝不好受。

  他不再勉强体验,心念再动,阴神如燕归巢,瞬间下沉,穿过屋顶,毫无阻碍地没入下方床榻上那具安睡的身躯之中。

  床榻之上,齐云猛地睁开了双眼。

  这一次,眼中神光湛然,再无半分之前的飘忽与轻盈感,重新感受到了血肉躯体的实在与重量。

  他缓缓坐起身,略一凝神,便察觉到自身的变化。

  神识范围稳固在了六里之广,纤毫毕现。

  而丹田之内,真炁充盈澎湃,略一运转,便感知到经络之中,赫然有七十二道凝练的真炁如小龙般游走穿梭!

  不仅如此,他更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玄妙状态萦绕周身。

  仿佛与周遭天地更加亲和,意念微动,便能引动空气中细微的元气波动。

  对于自身气息、力量的掌控,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,圆融通透,如臂使指。

  紫府之中的少年元神虽已沉寂,却与他保持着一种水乳交融的联系,使得他心思更为灵动,思维速度也快了不少。

  就在他沉浸于体悟这破境后的种种玄妙时,门外廊下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。

  脚步声在门外稍作停顿,随即“吱呀”一声,木门被轻轻推开。

  一道身影迈入室内,身形挺拔,面容带着几分关切与尚未完全恢复的苍白,正是张道云。

  他抬眼望去,正对上齐云那双清明透亮、毫无病态的眸子,脸上顿时浮现出极大的惊讶之色,快步上前,伸手欲扶:“齐师叔!你……你醒了?感觉如何?可还有何处不适?”

  齐云微微一笑,抬手虚按,示意自己无碍,声音平稳有力:“我已无大碍,全然恢复了。”

  张道云伸出的手顿在半空,看着齐云自行起身,动作间不见丝毫滞涩虚弱,脸上惊讶之色更浓,随即化为一种极其复杂的感慨。

  他可是清楚记得,五日前程静湛道长将昏迷的齐云带回时,几位前辈联手探查后的凝重脸色。

  齐云元神受损之重,根基动摇之剧,远甚于他当初被天机子窃据紫府之时。

  按照常理,即便有灵丹妙药滋养,没有一年半载的静养,也绝难苏醒,更遑论恢复如初。

  可眼前……不过区区五日,齐云非但自行苏醒,更是神完气足,眸光精湛犹胜往昔!

  这……这简直是匪夷所思!

  “齐师叔……您这……真是……”

  张道云张了张嘴,最终化作一声长叹,摇头苦笑,心中五味杂陈,既有为齐云康复的欣喜,更有对这般惊人恢复力的震撼与一丝难以言喻的羡慕。

  齐云知他心中所想,却也不便多解释绛狩火与因果熔炉之秘,转而问道:“张兄,我昏迷之后,后续情况如何?那鬼蜮……”

  提及正事,张道云神色一正,收敛心绪,沉声道:“师叔放心,鬼蜮之灾已平。

  当日师叔你引动的那滔天紫火,威力远超我等想象,不仅将那复苏的尸蛟彻底焚灭,更是将襄阳府此段的整条汉江江水,生生烧干,露出了河床!”

  他语气中仍带着一丝后怕与敬畏:“那汉江鬼蜮,根基也被紫火焚毁殆尽,只余下一道最为初始的‘鬼蜮印记’,如同烙印般,留在了江底深处。

  师尊与几位大师仔细探查后断定,此印记虽未完全湮灭,但想要重新汇聚阴煞,成长为真正的鬼蜮,至少也需要五十年以上的时光积累。”

  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虽如此,为秉承智光师叔遗愿,确保万无一失,这几日,几位前辈他们,以智光方丈留下的罗汉金身为核心阵眼,在江底布置新的封印大阵,以期永镇此患。

  我等也因此事,忙碌至今。”

  齐云闻言,默默点头,智光方丈舍身取义,最终金身镇江,令人敬仰。

  他沉吟片刻,眼中锐光一闪,又问:“那盗门妖人,天机子与那货郎,可有踪迹?”

  张道云摇头:“当日混乱,紫火焚江,声势惊天,之后便再无人见过他们踪影。”

  齐云目光微凝,缓缓摇头,语气笃定:“此事皆因盗门而起,荼毒生灵,祸乱苍生。

  如今鬼蜮虽暂平,智光大师亦为此圆寂,但这份因果,尚未了结。”

  他话音未落,忽地抬手,对着墙壁方向虚虚一引。

  “锵啷!”

  一声清越剑鸣,挂在墙上的承云剑如有灵性般自行脱鞘飞出,化作一道流光,稳稳落入齐云掌中。

  “贫道这便是去了结这份因果。”

  说罢,他身形微微一晃,再看时,人影已杳然无踪,以及站在原地,面露震撼的张道云。 道起五脏观: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