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噩长夜小说 > 道起五脏观: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> 第二百九十章 :收徒雷云升,风起罗布泊
  只见青城山主峰之巅,一道青衫身影正盘膝而坐。

  天光雪影映照在他身上,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清辉。

  他面容年轻得过分,看上去不过二十许间,眉目疏朗,嘴角含着一缕若有若无的微笑,正俯瞰着他们。

  这如此年轻的样貌,与众人心目中那位神通广大、深不可测的宫主形象,产生了巨大的反差。

  一时间,许多人心头都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古怪之感。

  然而,当他们的目光触及到齐云那双眸子时,所有的古怪心思瞬间烟消云散!

  那双眼眸,初看似乎只是比常人更黑更亮些,但细看之下,却仿佛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,又似蕴藏着无垠星空,幽邃、沧桑、淡漠,带着一种直刺灵魂深处的威严。

  被他目光扫过,众人只觉浑身一紧,仿佛内心所有秘密都被瞬间洞悉,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,不敢直视。

  那因年轻样貌而产生的些许疑虑,顷刻间化为乌有,只剩下如同面对巍峨山岳般的敬畏与臣服。

  宋婉上前一步,对着山顶方向躬身行礼,声音清脆:“师尊,通过考核的三十六人,均已带到。”

  身后众人如梦初醒,纷纷躬身,齐声行礼,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与恭敬:“拜见宫主!”

  齐云微微颔首,目光平和地扫过下方众人,缓缓开口,声音不高,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,带着一种抚平心绪的奇异力量。

  “吾名齐云,乃此间青城山之主。”

  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经此一选,想必尔等已然知晓,此世间,修行并非虚妄传说,道法神通,真实不虚。

  天地有灵,蕴藏玄机,人身虽渺,亦藏洞天。

  尔等能有缘法入我游仙宫门墙,便是迈出了探寻这玄奇大道的第一步。”

  “然,大道如青天,修行之路,却非坦途。

  其间艰难险阻,心魔外障,比比皆是。

  非有大毅力、大智慧、大勇气者,难以攀援而上。

  修行先修心,一颗澄澈坚定的道心,方是承载力量的舟筏,指引前路的明灯。

  昨日风雪中等候,非是刻意刁难,正是要尔等在困厄严寒之中,照见本心,磨去浮华,验看尔等求道之念是否纯粹,是否坚韧。”

  众人闻言,回想起自己在雪中的种种心念挣扎,不禁面露惭色,又深感庆幸。

  齐云目光转向一旁的五脏观,说道:“尔等所见,游仙宫乃对外之门户,清修之基业。而此五脏观,方是我传承之核心,法脉之根源。”

  他又看向宋婉,“宋婉已正式拜入我之麾下,为五脏观入门弟子,承我法脉真传。”

  众人立即向宋婉投去羡慕与祝贺的目光,宋婉亦微微颔首回应,俏脸之上,难得地露出一丝浅淡的笑意。

  “尔等既入游仙宫,便有机会聆听讲法,修习基础。

  若能砥砺心性,精进不懈,日后未必没有机缘,如宋婉一般,正式拜入五脏观,得授真传。”

  齐云的声音带着鼓励,“望尔等珍惜此缘,勤修不辍,莫负韶华,亦莫负己心。”

  众人心潮澎湃,只觉得前路豁然开朗,齐齐躬身,声音洪亮而真挚:“谨遵宫主教诲!多谢宫主成全!”

  随即,众人又纷纷向宋婉道贺:“恭喜宋师姐!”场面一时颇为热烈。

  齐云见状,微微摆手,对宋婉道:“带他们下去吧,妥善安置。雷云升留下。”

  “是,师尊。”宋婉领命,示意众人随她离开。

  众人再次向齐云行礼告退,怀着激动与憧憬,跟着宋婉下山而去。

  山巅平台,很快便只剩下齐云与仍站立于十丈外山道上的雷云升。

  待众人远去,齐云才将目光完全落在雷云升身上,脸上笑容温和了几分,道:“上前来。”

  雷云升深吸一口气,整理了一下道袍,迈步踏上最后一段石阶,来到山顶平台,在齐云示意下,于他对面盘膝坐下。

  齐云看着他,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:“我听宋婉提及,你早年曾耗费十年光阴,徒步走遍全国山河。

  此等壮举,非大毅力、大勇气之人不可为。

  心向往之,神亦往之,可敬可叹。”

  雷云升闻言,连忙欠身,神色谦逊,甚至带着一丝看透世情的淡然:“宫主谬赞了。贫道早年出身农村,父母早亡,生活艰难,亲戚邻里亦多轻视。

  那时听闻有徒步全国的风潮,年轻气盛,也想借此证明自己并非无用之人,便一咬牙上了路。

  说来惭愧,走路这事,无需门槛,凭的不过是一股蛮劲和不服输的心气罢了,实在当不得宫主如此赞誉。”

  他语气平和,将自己那段堪称传奇的经历,轻描淡写地归结为年轻人的冲动与证明自己的欲望,毫无自得之色。

  齐云闻言,不禁哈哈大笑,声震林樾,惊起几只寒鸦:“好!好一个‘走路无需门槛’!

  雷道友,果然不愧是真修!历经沧桑,心却修得赤忱不伪,洞明世事而不以之自矜,此乃‘真人’心境矣!”

  雷云升摇头苦笑,斑白的须发在风中微动:“宫主折煞贫道了。

  虚度数十载光阴,若到了这把年纪,还看不透这点虚名浮利,执着于过往那点微末经历,那这几十年,才真是活到狗身上去了。不算什么,实在不算什么。”

  齐云笑容微敛,目光深邃地看着他,随即从怀中取出了一封已然拆开过的信函,在手中轻轻一扬,语气变得意味深长。

  “就是不知道,雷道友到了这把年纪,心中是否还存有那份最初的……求道之心?”

  说着,他将信递了过去:“此乃青羊宫主前往港岛之前,寄予我的亲笔举荐信。

  奈何我此前下山,直至昨夜归来方才看到。”

  雷云升眉头微挑,心中隐有预感,双手接过信笺,在齐云的授意下展开观看。

  信纸上是青羊宫主熟悉的笔迹,内容却让他瞬间动容!

  信中,青羊宫主竟是以极其郑重恳切的口吻,向齐云举荐他雷云升为徒!

  信中对他不吝赞美之词,言其“心性质朴通透,如璞玉浑金”、“于绝境中自悟法门,悟性堪称惊世”、“根基虽晚筑,却扎实沉稳”,断定其心性、根基、悟性均是顶级之选。

  奈何“造化弄人,入道太晚,气血衰败,致使道途中断,实乃道门一大憾事”。

  信末,青羊宫主恳切言道,齐云宫主“修为精深,手段通天,或能于绝境中觅得一线生机”,为雷云升重续道途。

  看着老友字里行间那毫不掩饰的欣赏与为自己前途的竭力争取,再联想到方才那缕春风带来的切实变化,雷云升持信的手微微颤抖起来。

  一方面,他为这份沉甸甸的友谊而动容;另一方面,青羊宫主的信无疑证实了,齐云是真有手段能为他这近乎断绝的道途,重新点燃希望之火!

  此前那春风带来的气血悸动,并非他的错觉!

  齐云看着他动容的神色,缓缓道:“我欠青羊宫一番因果。而你,也确实如信中所言,道心坚定,天赋、悟性均属上乘,身上亦无繁杂因果牵扯。

  收你为徒,传承我法,未尝不可。却不知……你意下如何?”

  雷云升闻言,猛地抬起头,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。

  他当即起身,对着齐云便是深深一拜,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:“宫主……不,师尊!多谢师尊垂青!但……但弟子如今气血衰败不堪,修为不进反退,恐再过几年,连这受箓初境的微末道行都无法维持,若是拜入师门,只怕……只怕会辱没了师门声誉,也辜负了师尊与青羊宫主的一片苦心……”

  他话语中充满了激动,却也带着深深的顾虑与不甘。

  “真炁终究是以气血为基蕴养而出。”齐云打断了他的话,语气淡然,“你气血衰败,真炁便如无根之木,无源之水,后续修行自然无以为继。

  不过……我此处正好有一法,或可借你些许气血,重燃炉鼎!”

  话音未落,齐云并指如剑,指尖之上,“嗤”地一声,一缕赤金色中带着深邃绛紫的火焰骤然跃出。

  只见齐云剑指一挥,那缕火焰瞬间分化,化作一片温暖而并非灼热的火雨,如同拥有灵性般,精准地扑向雷云升,瞬息没入其体内!

  “唔!”雷云升身躯剧震,只觉得一股难以形容的、携带着磅礴生机的热流,自小腹丹田处轰然爆发,如同决堤江河,汹涌澎湃地席卷向四肢百骸,冲刷着每一条近乎萎缩的经脉,温养着每一个衰败的脏器!

  这并非普通的火焰,而是齐云以自身阴神修为,将一缕精纯的元神之力融入绛狩火中,再以其对力量入微的掌控,逆转化作最本源的生机与气血之力,强行注入雷云升枯竭的躯壳!

  此法玄妙,却也消耗不小。

  雷云升衰败之躯,一次仅能吸收其中三成之量。

  雷云升只觉得浑身上下暖洋洋、热烘烘,如同浸泡在温泉之中,又似回到了生命力最旺盛的青年时代。

  他那原本苍白的面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红润,干瘪的皮肤似乎都充盈了几分,浑浊的老眼也变得明亮起来,整个人仿佛瞬间年轻了五岁!

  待到体表那层淡淡的绛紫色火光完全敛入体内,熄灭不见,雷云升缓缓睁开眼,长长吐出一口带着些许灰色杂质的浊气。

  他感受着体内那久违的、勃勃跳动的生机与明显旺盛了一大截的气血,激动得几乎老泪纵横。

  “看来,此法确实有用。”齐云看着他焕然一新的气象,含笑点头,“不过,气血衰败非一日之寒,重续道途亦非一蹴而就。

  后续还需多次为你补充气血,温养根基。

  须得待你自身修炼,突破至‘蜕浊’之境,真炁足够精纯浑厚,能自行反哺、滋养肉身,生生不息之时,才算大功告成,道途真正接续。”

  此刻的雷云升,再无丝毫犹豫与顾虑!

  亲眼所见,亲身所感,这逆天改命般的手段,彻底折服了他。

  他“噗通”一声,双膝跪倒在冰冷的岩石上,对着齐云便是三个响头,声音哽咽却无比坚定:“弟子雷云升,拜见师尊!师尊再造之恩,弟子永世不忘,必当竭尽全力,勤修不辍,绝不辜负师尊厚望!”

  齐云坦然受了他这三拜,这才虚扶一下:“起来吧。既入我门,便是我齐云座下第二位弟子。

  明日,你便与宋婉一同,正式行拜师之礼。”

  他语气微转,道:“不过,我于山中,恐也停留不久,便要再次下山。

  留给你修炼至蜕浊境的时间,并不宽裕。”

  雷云升立刻道:“弟子明白!弟子必当日夜苦修,争分夺秒,绝不敢有半分懈怠!”

  齐云点了点头,表示满意。

  随即,他又从怀中取出了另一份文件,样式与之前的信函不同,是一份公函:“还有一事。

  这是749局此前传给我的一份申请。

  十五日之前,国家一支科考队在罗布泊神秘失踪,至今杳无音信。

  他们查到,你早年徒步全国时,曾有横穿罗布泊的经历,且你那套自悟的炼气法门,据说最初也源于罗布泊的特殊环境。

  故而,749局希望能向你咨询一些情况,因你人在我青城山,故而向我提交了这份申请。”

  齐云说着,将那份印有749局标志的申请文件,递到了雷云升的手中。

  雷云升接过文件,看着上面关于罗布泊科考队失踪的简要描述,眉头渐渐蹙起,眼神变得凝重而悠远,仿佛穿越了时空,再次回到了那片被称为“死亡之海”的神秘之地…… 道起五脏观: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