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钱感觉就好像没变过。
从账面上看,靠谱鲜生这一个多月就没多大变化。
实际除了按质量标准体系种菜卖菜,做的事情也确实不多。
陈家志想加快点花钱速度,在计划里,还有建新基地、新办公室几件花钱大项。
最近又多了砂糖橘基地。
只是事还是要一件件来。
此外,买了房,换了家具后,他个人账户里也还有1400万左右。
陈家志打算先去换辆车,有了车后再去基地巡视,顺便回增城把父母和儿子接到城里来,之后再去其它基地,还要去一趟百色,种苗在弄了,但建砂糖橘基地也要选址,以及基地管理人选。
计划好了行程后,陈家志跟着就准备出发去买车。
这会儿是白天,除了财务和行政,办公室也没啥人,陈家志在一台工位的电脑前找到了李秀。
其正在电脑前练习打字。
可能连一指禅都称不上,因为李秀拼音也基本不会,学五笔呢,她认识的字也不多,只能一边学一边摸索。
“走,秀,去买车。”
“安?”李秀抬了抬头,道:“买车呀,那我不去了,你看着买嘛,喜欢买什么买什么,我再多学一会儿。”
“行嘛。”陈家志道:“那我去问问李才,看他去不去。”
“嗯,好,他喜欢车,肯定会和你去。”
“加油!”
给李秀鼓了把劲,陈家志便准备给李才打电话,其也配了个‘大哥大’。
这时,会计江晓艳喊道:“老板,你买车是想用私人的钱么?”
陈家志点了点头。
江晓艳又说:“用公司钱买车可以抵税哦,公司也该你重新配一辆车了,越贵越划算。”
“算了,我这辆可能经常家用。”
“不影响的,老板。”
“还是算了。”陈家志沉吟道:“我回头问下旭总,回头给他配辆好点的车,后面再问下基地需求。”
“行吧。”
江晓艳挺无奈,看来老板是铁了心要花自己钱买车了。
这时,电话也通了。
陈家志说道:“财神爷,我现在去买车,问下正旭,你们要不要一起去?”
“去啊,肯定去!”
李才还在睡觉,听到买车后感觉人就清醒了不少。
“志哥你来接下我们,我们马上起床。”
“欧克。”
两人是在靠市场的附近城区租的房子,陈家志过去了只用了十来分钟,但两人已经在路边等着了。
上车先点烟。
李才问道:“志哥,你打算买什么车?”
男人哪有不爱车的,李才和陈正旭刚才在路边已经讨论了好一阵了。
陈家志说:“买辆越野车吧,以后下乡或者是回老家都方便。”
李才又问:“啥是越野车?”
这一下还真有点把陈家志给问住了,他想了想,道:“就长吉普那样的车。”
“那不就是吉普车嘛。”
陈家志也懒得解释了,吉普就吉普嘛。
结果看了一圈,陈家志还真提了辆切诺基,作为京城吉普的高端车型,切诺基四驱豪华版落地价格接近30万元。
再贵的还有,丰田的霸道和陆巡也不错,落地价要七八十万元。
然而,要让老爹知道买的日本车,他估计不仅不会坐,还会痛骂陈家志一顿。
赚小鬼子的钱可以,买小鬼子的车就不行。
陈家志压根不打算碰这条线。
其它的豪华车也有,比如奔驰S600,落地价一百六七十万,S320也要上百万。
不过轿车对他来说不实用,切诺基就还将个烂就。
看好,交钱,提车…
陈家志没纠结,干脆利索的拿下。
“志哥,给我开一圈试试感觉?”
“可以,可以,都来开一开,回头你们俩也各去选一辆,公司给配的。”
“这好么?”
“怎么不好,你们俩现在是啥?那是公司的核心管理层,也叫高管,你们出去谈业务就代表着公司的形象,老是开面包车和捷达怎么行,塞车怎么办?”
开面包车和捷达与塞车有关系么?
陈家志又说道:“听我的,你们一人去选一辆,而且公司买车还可以抵税。”
李才和陈正旭接连应下,跟着两人又谈论起了买什么车。
陈正旭计划买奥迪100,也就是未来的奥迪A6,落地价约30万,现在已经是公务车的代表之一,开出去谈客户很合适。
李才想着以后可能是乡下收购,想买吉普,便宜耐用,陈家志也让他提切诺基。
目前也算小有成就,虽说不愿意铺张浪费,但也可以适当享受当下。
…
八月里天气阴晴不定,就像香江的金融局势一样让人难以捉摸。
即使陈家志知道有国家支持,香江不会像东南亚一样经济崩溃,但也仍不住担心。
尤其是同兴泰。
只是夏有车仍显得很淡定,陈家志给他又一次打电话,再次得到了同样的回答。
“陈老板,安心,同兴泰很稳。”
陈家志又问:“江南市场又降价了,真没有问题?”
“没事,还顶得住。”
“可不要硬撑噢~”
“你就信我一回,香江毕竟消费力高,即便资产暴跌,蔬菜仍然是刚需消费品,该吃的还是会吃,另外,毕竟还有供港配额限制,价格再低也低不到哪儿去。”
夏有车不得不再作了解释,不管陈老板是装的还是真的关心,这番举动就让他很舒服,同时也甘愿做出让步。
其实香江菜价一直不低,即使内地收购价低,香江价格也不会差。
然而,香江的菜栏不会给没有港资背景的内地菜场开高价。
反而是能压价就狠狠压价。
又有多少人顶得住多赚钱的诱惑。
他夏有车这次顶住了,给了合利农场一个合理的价格,因为陈老板现在确实也拿同兴泰当股东和合作伙伴对待。
更关键的的是这两年的接触过程中,他知道陈老板的能力。
现在多释放善意,未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回报。
陈家志也确实感受到了同兴泰的诚意,这个渠道正变得越来越靠谱。
“家志,什么时候回增城?”
李秀今天穿了一条碎花连衣裙,这一年太阳晒得少了,近几天又没熬夜,让她雪白的皮肤变得更得很有光泽,整个人的状态非常青春靓丽。
陈家志多瞧了几眼,又忍不住摸了摸李秀的胳膊。
“今天可能回不去了,要明天早上回去,等会儿方学林会带个日本人来,晚上可能要一起吃饭。”
“啥子事嘛。”
“从日本买了两套设备,厂家派了人过来,打点好关系,以后可能会有用。”
李秀知道家志一直希望完善公司的质量标准体系,‘苦练内功’也是这个目的,所以能理解这件事。
“少喝点酒。”
“嗯,我心里有数。”
岛津制作所是日本顶尖的高科技仪器生产商,涉及分析计测仪器、医疗、半导体、航天等领域。
其在国内多地设有办事处。
大岛攸便是岛津制作所的一名课长,属于中层管理人员。
这次是从日本特意前来花城,一是因为国内采购的农残和抗生素设备比较少,他把这次视为开拓更大市场的开端。
二则是因为买家和青果株式会社的极力邀请。
在白天鹅宾馆的包间里,陈家志见到了这位其貌不扬的日本人。
除了大岛攸外,随行的还有两名国内办事处的销售人员。
陈家志已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,还提前学了些专业词汇,与大岛攸谈不上相谈甚欢。
但一个想多卖设备,一个想拉关系,交流也还算顺畅。
他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,想利用岛津制作所在业内的影响力,协助靠谱鲜生获得日本有关农产品质量认证。
或者是能证明农残、抗生素等指标符合日本标准的文件。
大岛攸听明白了后,道:“陈总,这一切的前提是你们的蔬菜确实能达到标准。”
“当然,我清楚。”
陈家志摊了摊手,笑道:“我买你们的高端设备就是为了证明这一点,不然我是嫌自己没有麻烦么?”
大岛攸笑了笑,说:“如果能达到标准,岛津制作所可以为客户提供附加服务。”
陈家志举了举高脚杯,道:“你们的设备会卖得越来越好的。”
酒局结束的很快,喝酒也不是目的,酒后的美刀才是。
至少大岛攸在拿到两沓美刀后,宿醉的眼睛里顿时有了光。
“陈总,你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老板。”
陈家志听到这句话时,心中也微微一凛,这话很耐人寻味啊。
看来没找错人,岛津制作所果然了解更多内幕信息。
大岛攸这种中层管理都知道了,很可能时间很近了。
陈家志不清楚具体会发生什么,但按小鬼子的尿性,肯定要闹幺蛾子了。
“大岛攸课长,你的目光也很敏锐,假如未来我公司的口碑更好,相信你们的仪器设备也会卖得更好。”
大岛攸伸出了手,“有需要陈总可以联系我。”
陈家志与之握手,“你也是。”
他猜测大岛攸那句话‘很有前瞻性’可能还想表达一个意思:快再拿钱砸我,我还有消息。
陈家志直接忽视了。
假如大岛攸真的看重这笔钱,他会自己给信息报个价。
而不是陈家志主动被宰。
就算错过了这次,他也还能通过青果株式会社想办法打听。
安顿好了大岛攸三人后,陈家志又和方学林约好了巡视的时间,才让人送他回了新家。
李秀还在客厅沙发上等着,穿着睡衣,手里抱着个玩偶,收音机里放着邓丽君的歌,听到动静后才睁开了眼。
“回来了哦,家志。”
“嗯啊,还没睡。”
“等你回来哒~我给你拿凉白开。”
李秀给陈家志拿了凉拖鞋,确认没喝醉后才又去拿来还有些余温的凉白开。
陈家志喝了后感觉舒服多了。
“家志,还要不要吃点东西,白天鹅的饭菜都是有贵有少,你们别又光顾着喝酒了。”
陈家志摸了摸平平的肚子,道:“算了,减肥。”
李秀翻了个白眼,去厨房做了一小碗汤圆,还有个开水蛋。
陈家志吃得很香,几下就吃完了。
李秀拿过碗,嘀咕道:“刚才我好像听谁说要减肥来着。”
“……这不煮都煮了嘛,不好浪费你一番心意。”
陈家志自觉洗漱去了。
还在淋浴冲着澡时,就听李秀在浴室外喊:“家志,方学林打电话找你。”
陈家志拿了张浴巾擦了擦水,光着身子就开了门,李秀把手提电话给了陈家志,人还留在原地。
“老方,这么晚了什么事?”
“大岛攸来找我,说有个重要信息想和你谈,另外,我和他说了你明天要外出,他就急着今晚见你。”
“看来大岛攸很缺钱。”
陈家志这时注意到了李秀偷瞄的眼神,反而挺得更高了。
“你找人过来接下我。”
“车已经在过来路上了。”
把‘大哥大’给了李秀,陈家志撇嘴道:“你也就是欺负我马上又要出去。”
李秀眨了眨眼,“我欺负你啥了?”
“你刚才往哪儿瞄?”
家里没有美刀,陈家志空着手就又到了白天鹅。
大岛攸还在等着,他大约四十来岁,原本生活很富裕,只是近几年先是在股市中遭遇重创,随后房价暴跌,房贷却还得还,还有家庭开支,幸而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,但重重压力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。
“十万美元,我把信息卖给你。”
“太贵了。”
陈家志慢条斯理的倒着茶水,伸手示意大岛攸品茗后,才说道:“其实我愿意买岛津的高端设备,也是因为我知道一些情况。”
大岛攸微微一愣,茶水洒落出来了一些。
心理素质不太好啊。
看来确实很需要钱。
陈家志又说:“我首先得确保这个消息对我有更多的价值,以及价钱合适。”
“肯定对你有价值,我知道具体的药物。”
大岛攸心急了,像一般的农残检测仪器,顶天了一套也就约合四五十万人民币,多数中国客户甚至更喜欢买更低价位的仪器。
而这次靠谱鲜生购买了两套顶级检测设备,单价约合180万元/套。
这反常的行为让大岛攸意识到对方真的了解相关信息。
也让他急忙说出掌握的信息。
“5万美元,我把具体药物告诉你。”
“钱我可以给你。”陈家志沉吟道:“但除了药物名字,我还需要你搞定有关认证~”
“这很难,必须得达标。”
“这是自然。”陈家志道:“我的菜肯定会符合指标。”
“好,只要达标,岛津制作所会竭力维护客户的权益。”
“成交。”
陈家志身上没有美刀,他给陈正旭打了电话,其随后就把钱拿了过来。
大岛攸拿到钱后明显松了口劲,让陈家志感觉他压力很大的样子。
“是氯氰菊酯,目的是限制中国叶菜类对日出口。”
似是知道陈家志的疑惑,大岛攸又说:“是因为山东菠菜出口太多,影响到了国内农户的利益,你们只是被牵连了。”
氯氰菊酯类是杀虫剂,主要防治菜青虫、食心虫、卷叶蛾、蚜虫、粉虱、跳甲等害虫,在叶类蔬菜上运用非常广泛。
陈家志弄明白了情况,心中大定,也不由感慨山东老哥真猛,都给小鬼子整怕了。
1994:菜农逆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