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噩长夜小说 > 道起五脏观: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> 第二百三十五章 :莲华法会,开!
  晨曦刺破薄雾,将金色的光辉洒在襄阳府高耸的城墙上。

  今日的襄阳城,因金山寺召开莲华法会,祈禳汉水,佑护四方,周围的百姓均是慕名而来。

  天刚蒙蒙亮,四面八方的乡民便如潮水般涌向城门。

  挑担的货郎、挎篮的农妇、牵着孩童的老者、还有那些游学士子,人人脸上都带着几分节日的欣喜与好奇,将各处城门堵得水泄不通。

  城内的主要街道更是早已张灯结彩,商铺早早开门,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,摩肩接踵,人声鼎沸,一派盛世繁华景象。

  然而,在这片热闹之下,却潜藏着森严的戒备。

  城门处,守城兵卒与府衙差役比平日多了数倍,眼神锐利地盘查着每一个入城之人。

  尤其显眼的是,那些往常在城中空地耍弄枪棒、表演戏法的江湖卖艺人,今日却被尽数拦在了城外。

  任凭他们如何说破嘴皮,言明只为讨生活、绝不生事,带队武官也只是冷着脸,大手一挥:“奉上命,法会期间,一切杂耍百戏,不得入城!违者拘押!”

  引得城门外一片怨声载道,却又无可奈何。

  此举自是秦骁与智光方丈商议后的安排,旨在最大限度减少盗门妖人借助鱼龙混杂之机潜入的可能。

  与此同时,金山寺内更是气象庄严。

  庙门洞开,任由信众出入。

  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,一座高达五层的巨大法台巍然矗立。

  法台以粗壮圆木为基,裹以明黄绸布,每一层边缘都插着绘有佛门真言的旌旗。

  每一层上,皆有数十名身着海青的僧人跌迦而坐,手持念珠,闭目诵经,梵音唱呗如同海潮,一波波荡漾开来,笼罩整个寺院,涤荡着人心的焦躁。

  法台最顶层,更是将大雄宝殿内那尊数丈高的鎏金释迦牟尼佛像请出,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,佛像宝相庄严,慈悲俯瞰着下方芸芸众生。

  法台正前方,三口需两人合抱的青铜香炉一字排开,炉中香火鼎盛至极。

  从清晨庙门开启那一刻起,前来上香的信众便络绎不绝。

  人们手持线香,虔诚跪拜,将香火插入炉中,祈求平安。

  浓郁的檀香烟雾袅袅升起,如云如盖,汇聚在法台上空,缭绕着佛像金身,仿佛为其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衣。

  更有许多富户乡绅,慷慨解囊,将大把的银钱投入功德箱中,只为在这盛事中积攒一份功德。

  知客僧们忙得脚不沾地,不断引导着人流,维持着秩序。

  这万民香火供奉的景象,正是齐云、智光、朝林大师等人亲探汉江鬼蜮镇渊殿后,苦思出的弥补之法。

  既然阴阳道人所布置的手段如今已然无力镇压鬼蜮。

  便只能退而求其次,采用这“以量取胜”的笨办法。

  此法依旧是建立在阴阳道人阵法的根基上,只是将驱动阵眼的力量,从斩龙剑,替换为海量的人间香火愿力。

  以这至诚至阳的众生念力,暂时强行镇压那蛟首中的滔天怨气。

  然而,此法终究是落了下乘。香火愿力虽浩大,却无斩龙剑那般生生不息、自行运转的灵性,乃是一次性的消耗品。

  待得香火之力被蛟首阴煞逐渐磨灭,便需金山寺及时补充,否则镇压之力便会衰减,可谓治标不治本。

  但眼下形势逼人,这已是短时间内能想到的最可行方案。

  智光方丈为此更是下了血本,不仅开放法会汇聚当下香火,更将金山寺历代积存的香火底蕴尽数激发,灌注入这释迦佛像之中。

  待得明日清晨法会圆满,便要将这尊承载了浩瀚愿力的佛像,请入镇渊殿,作为新的阵眼,以期能保襄阳之地十年太平。

  就在法台下人声鼎沸,香火缭绕之际,齐云却并未在寺中。他一袭青衫,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襄阳城喧闹的街巷。

  突破至炼形明照之境后,他的神识感知愈发敏锐,虽无法覆盖全城,但在人流中甄别异常气机却非难事。

  他看似随意漫步,神识去仔细察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,从叫卖的小贩到匆匆的行人,从茶馆里的闲客到酒楼上的窗影,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痕迹。

  城中各处,亦有乔装改扮的衙役捕快往来巡视,构成了一张无形的警戒网。

  如此直至黄昏,夕阳将天空染成绚丽的锦缎。

  齐云结束巡查,身形几个起落,便如一片羽毛般轻巧地落在城中一处较高的屋顶鸱吻旁。

  他慵懒地躺下,取出随身携带的酒葫芦,拔开塞子,仰头灌了一口。

  襄阳饮的醇香在唇齿间化开,他俯瞰着下方华灯初上、依旧川流不息的街道,望着天边那抹渐渐沉入暮色的晚霞,神情惬意。

  一阵几不可闻的衣袂破风声自身后响起。齐云并未回头,只是淡淡道:“静湛道长,来了。”

  静湛道长身影落下,站在齐云身旁,同样望向城郭与晚霞,叹道:“好一番太平盛景。齐道友,今日可有所获?”

  齐云坐起身,摇了摇头:“一切如常,未见妖人踪迹。

  城中差役也未发现异常。看来,盗门要么是知难而退,要么……便是将赌注全都压在了今晚。”

  静湛道长面色凝重:“正是如此。白日法会,万众瞩目,他们难以下手。

  唯有今夜,佛像炼制到了最关键之时,才是他们最后的机会。”

  待到夜色彻底笼罩大地,此刻的金山寺,早已关闭了山门,谢绝了后续的香客。

  白日里喧闹的广场安静下来,唯有那座五层法台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肃穆。

  法台上的僧人已经换过了三波,此刻智光、朝林,以及今日清晨才风尘仆仆赶到的禅院寺明空大师,三位佛门高僧,缓步从大雄宝殿中走出。

  智光方丈面容略显疲惫,但眼神依旧清澈坚定,他对着台上仍在诵经的僧众合十道:“阿弥陀佛,有劳诸位,今夜功课已毕,且回禅房歇息吧。”

  僧众们依序退下。很快,广场上便只剩下三位老僧,以及那尊在夜色中隐隐散发出柔和金光的释迦佛像。 道起五脏观: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