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噩长夜小说 > 道起五脏观: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> 第二百三十四章 :水火激荡,惊雷!
  一位是身着玄色道袍、面容清瘦、眼神温润中带着一丝难以化开的忧色的老道,正是清微观主清微道长。

  他听闻爱徒张道云遭劫,日夜兼程赶来,此刻虽强自镇定,但眉宇间的焦灼与心痛仍隐约可见。

  另一位则是一位身着黄色僧衣、面色红润、身材魁梧的和尚,他手持一串乌木念珠,气息沉凝如山岳,目光开阖间精光隐现,正是以镇魔佛法闻名的朝林寺朝林大师。

  智光方丈见齐云与静湛同来,面露欣喜,起身为双方引见:“清微观主,朝林大师,这位便是老衲多次提及的齐云齐道友。”

  “见过道友!”

  “见过道长,大师!”

  “这位是....?”智光看向齐云身侧。

  齐云当即开口,“这位那是五脏观的静湛道长,此前我在药王山遭遇那盗门妖人杀阵,偶遇道长,特来相邀助阵。”

  清微观主与朝林大师闻言,皆是动容。

  五脏观名头虽不显于俗世,但在佛道高层中却颇有耳闻,知其传承古老,门人稀少却个个修为精深。

  清微观主率先起身,对着静湛道长打了个稽首:“原来是五脏观的高真,贫道清微,久仰观名,今日得见,幸何如之!”

  朝林大师也合十施礼:“阿弥陀佛,静湛道长能来,此次法会平添强援,善哉善哉。”

  静湛道长连忙还礼:“二位道友过誉了,除魔卫道,份所当为。”

  寒暄过后,智光方丈便将话题引回齐云昨夜遭遇。

  听闻齐云竟被盗门以诡异手段引入杀局,甚至动用了鬼门秘宝,清微观主与朝林大师皆是面色凝重。

  清微观主叹道:“盗门余孽,行事果然愈发诡秘狠毒,竟能布下如此歹毒陷阱。

  齐道友能破局斩敌,实乃大幸,亦足见道友修为高深,福缘深厚。”

  朝林大师亦沉声道:“此等行径,实乃魔道所为,天地不容!”

  齐云趁此机会,转向清微观主,面带歉意,拱手道:“清微道长,张道云道友因助我探查鬼蜮之事,不幸遭盗门暗算,元神受损,至今昏迷,贫道心中实在愧疚难安。”

  清微观主闻言,却是连连摆手,神色诚恳道:“齐道友万莫如此说!此事罪魁祸首乃是盗门妖人,与道友和智光方丈何干?若非二位全力施救,道云焉有命在?

  贫道感激尚且不及,岂有怪罪之理?应是贫代小徒,向二位道谢才是!”

  说着,他竟真的要向齐云和智光躬身行礼。

  齐云如何肯受,连忙侧身避开,伸手虚扶:“道长折煞贫道了!张道友乃正道栋梁,遇此劫难,我等援手乃分内之事。”

  这时,朝林大师目光锐利地看向齐云,询问道:“齐道友,你方才提及,那术卦门的天机子最后是靠一门挪移之术遁走?

  可否细述其情景?”

  齐云仔细回忆道:“其时他手握一根看似寻常的麻绳,抓住绳索末端,便被一股灰云吸入,瞬间消失无踪。

  其速极快,贫道亦阻拦不及。”

  “神仙索!”朝林大师瞳孔微缩,脸上露出极其严肃的神色,“此乃盗门六门中,彩戏一脉的不传之秘!

  历来唯有彩戏门主或其嫡传方能施展!”

  智光方丈在旁适时补充,语气沉痛:“阿弥陀佛。

  朝林大师的师尊,上一代朝林神僧,便是在三十年前围剿盗门之战中,陨落于时任盗门门主,亦即是彩戏门主之手。”

  朝林大师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悲愤,继续道:“不错。

  据我所知,盗门内部实则分为六脉传承,各有所长,法脉迥异。

  除彩戏门外,尚有术卦、守陵、摆渡、赊刀,画皮!

  六门法术皆与各自核心传承绑定,即便身为门主,也无法施展他门秘法。

  如今天机子以术卦门主身份执掌盗门,已属异常,竟还能动用彩戏门镇门秘术‘神仙索’……此事背后,恐怕不简单啊!”

  这番分析让在场众人心中都是一沉。

  但朝林大师也点到为止,并未继续深究,眼下首要仍是应对鬼蜮之事。

  稍后,智光方丈招待众人用了斋饭。

  饭后,清微观主急着去探望昏迷的张道云,朝林大师则与智光方丈商议法会细节。

  齐云便领着静湛道长,前往寺中为其安排的清净客院歇息。

  院落清幽,院中一株老梅枝干虬劲。

  二人站定,静湛道长看着齐云,眼中闪烁着剑客特有的光芒:“齐道友,此前论剑,终究是纸上谈兵。

  剑法之道,精微之处,还需于实战中体会。不知可否赏光,切磋一番?”

  齐云正有此意,欣然应允:“固所愿也,不敢请耳。”

  二人相视一笑,各自从梅树上折下一段粗细适中、带着几朵梅花树枝,以枝代剑。

  起初,二人相对而立,手中梅枝轻扬,演练起最基础的五行剑式。

  剑招虽质朴无华,你来我往间却见功力。

  枝影翻飞,破空之声簌簌不绝,虽未动用半分真炁,但那流转不息的剑意竟已带起阵阵清风,卷起地上微尘。

  他们的身形在方寸之地挪移转折,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比,显露出登峰造极的剑法根基,一时之间,确实难分轩轾。

  片刻后,静湛道长眸中精光一闪,剑势陡然生变。

  他手腕轻旋,那枯瘦的梅枝划出一道饱满圆融的弧线,先前清厉的剑意霎时变得绵密柔和,如初春消融的雪水汇成溪流,潺潺而下,无声无息间便似能滋养万物。

  正是其入门奠基的第一剑——水生木,春芒!

  顷刻间,小院内的空气仿佛都湿润了几分,弥漫开一股草木萌发的勃勃生机,连光线都似乎变得柔和温润。

  齐云见状,目光骤然凝聚,不敢有丝毫怠慢。

  他足下微错,身形如磐石稳固,手中树枝顺势一抖,那剑意立时转为沉凝厚重,恍若广袤大地,承载万物。

  紧接着,一股锋锐无匹的气息自沉凝中悍然勃发,如矿藏深处淬炼出的精金,寒意森森。

  正是对以土生金之剑!

  两股无形的剑意虽未实相碰撞,却在咫尺之间激烈交感。

  那“滋长”之柔韧生机,与“金石”之刚猛锋锐相互激荡、排斥、转化。

  空气中响起一连串细微而密集的“噼啪”之声,宛如冬日久旱后云层中酝酿的闷雷,肉眼可见二人之间的光线微微扭曲,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在撕扯着空间。

  二人见状均是未曾想到,竟然还有如此的变化,神色为之一愣,但也都随即心有所悟!

  静湛道长眉梢微挑,剑招再变!

  那原本滋润万物的勃勃生机,骤然间转化为一股炽烈升腾、意欲焚尽一切的灼热剑意,好似千载枯木逢遇星火,瞬间燃起滔天烈焰。

  正是木生火之剑“燃薪”!热浪凭空而生,扑面而来,让齐云感到呼吸都为之一窒。

  齐云几乎在对方变招的同一刹那,也已随之而动。

  他手中树枝发出一阵急而不乱的轻颤,将那逼人的锋锐之气骤然内敛,旋即化出的是一道绵长不绝、灵动变幻的轨迹。

  犹如百炼精钢化作绕指柔,又似金戈铁马融为长河奔流,带着一股冷冽肃杀却又源源不绝的意韵。正是金生水之剑!

  水与火,本性相克,截然不容。

  此刻,木火之剑的炽烈升腾,与金水之剑的绵长锐利,再次于这虚空之中悍然交锋!

  两股性质迥异却又同样精纯的剑意激烈绞缠、碰撞,气机牵引之下,二人手中的梅枝剧烈震颤,发出不堪重负的“嗡鸣”。

  枝头上点缀的梅花瓣,再也承受不住这无形气劲的碾压,纷纷脱离枝头,在空中被搅成无数碎片,化作红白二色的齑粉,随着激荡的气流疯狂旋舞!

  也就在这水火剑意冲突达到极致、能量激荡至顶点的刹那。

  “滋啦!”

  一道刺目的亮蓝色电光,竟凭空在两人剑意交锋的核心处闪现!那电光细如游丝,却带着令人心悸的毁灭气息,瞬间将昏暗的庭院照得一片惨白。

  紧随其后的,是一声清脆而短促的炸响,如同琉璃碎裂,又似紧贴耳畔击磬,震得人神魂微颤。

  这并非真正的天雷,而是至精至纯的剑意引动天地气机,使阴阳二力在极小范围内剧烈摩擦、碰撞所产生的异象!

  而那两根承载了如此磅礴剑意的普通梅枝,终究凡胎木质,再也无法支撑。

  先是表面绽开无数细密裂纹,随即悄然解体,化为最细微的粉末,簌簌飘散落下,宛如一场无声的雪。

  二人同时后退一步,凝立原地,闭目回味方才那短暂却惊心动魄的剑意交锋。

  空气中,仿佛仍有淡淡的雷火气息与湿润水汽交织。

  良久,静湛道长睁开眼,惊叹道:“相克之道,果然玄奥艰深,比之相生,难上数倍不止!

  方才气机牵引,竟有雷火生化之兆,妙不可言!”

  齐云亦感慨道:“不错。直至此刻,贫道方真正体会到,为何此剑法名为‘惊雷’。

  五行激荡,生克一念,雷霆自生,绝非虚言。”

  静湛道长大笑:“哈哈,痛快!我五脏观分道、武两脉,传承皆是一脉单传。

  我师兄静亭精研道法,未曾习剑,贫道虽得剑谱,却无人切磋印证,犹如闭门造车。

  今日与道友一番切磋,胜读十年剑谱!”

  齐云亦有同感:“道长所言极是,贫道亦是获益良多。”

  自此之后两日,齐云与静湛便时常在这小院中切磋论剑,共同参悟五行生克之妙,剑法修为皆有不小精进。

  这一日切磋完毕,静湛道长似想起什么,神色郑重地对齐云道:“齐道友,贫道忽然忆起一事。

  当年青松师祖传剑于家师时曾言,这《五行惊雷剑》最重要的根基,实则在于与之配套的步法。

  步法之中,暗含迈入踏罡之境的玄妙,故而直接以‘踏罡’为名。

  只是其中关窍,贫道参悟多年,始终不得其解。

  不知师祖当年传剑时,可曾对道友有所点拨?”

  齐云闻言,心中凛然,想起玄清师叔授艺时,确实极度重视步法。

  他沉吟道:“玄清道长传艺时,确曾再三强调步法为剑法之根,须臾不可偏离,言其关乎气机运转之根本。

  但至于其中暗含踏罡玄妙……贫道亦是今日听道长之言,方才知晓。”

  静湛道长点头,释然道:“想来是如此了。

  踏罡之境,玄奥非凡,非我等当前境界所能尽窥。

  或许待你我都臻至炼形巅峰,神魂足够强大,方能从这步法之中,感悟到那一丝突破的契机吧。”

  言语之中,对未来的修行之路,充满了期待。

  齐云默然点头。

  夕阳余晖洒满小院,将二人的身影拉长。 道起五脏观: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