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豆阅读>历史小说>大清要完>第1018章   航母!
  1890年4月,加莱港扩建工地上,一面面红旗在英吉利海峡的强劲海风中猎猎作响。邓世昌和费舍尔并肩站在“靖海”号装甲巡洋舰的甲板上,望着眼前这幅奇特的景象——数以千计的工人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工地上,却很少有人真正在干活。

  “下午三点四十五分。”邓世昌掏出怀表看了一眼,苦笑道:“又到政治学习时间了。”

  果然,随着几个戴着红袖章的干部吹响哨子,工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,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。有人开始朗读《国际歌》,有人则围坐成一圈,听干部讲解最新的革命理论。整个工地顿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露天课堂,只有几个看守材料的警卫还在岗位上。

  “上周我来视察时,他们还在讨论‘什么什么价值理论’。”费舍尔摇了摇头,然后自嘲地道:“今天看样子是要学习‘反对殖民主义’了”

  邓世昌叹了口气:“法国人还是骄傲。都到这个地步了,还想着要自强,不愿完全依赖我们。否则一个加莱港扩建,何至于拖了两年还没完工?”

  费舍尔深有同感地点点头:“敦刻尔克那边也一样。港口扩建工程慢得像蜗牛爬。”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那些正在热烈讨论的工人,“不过这也难怪。法兰西向来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国,虽然连着输给德国两次,但傲气和雄心还在,终有复兴的一天。”

  海风突然变得猛烈起来,吹得费舍尔的大衣猎猎作响。他下意识地按住帽子,继续说道:“只是以这个施工速度,二十年后我们的四万吨大舰都不一定能入港。十六英寸、十八英寸的岸防炮台也不一定能完工。德国人要是再打过来”

  “无妨。”邓世昌突然打断他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,“二十年后一定不是巨舰大炮的时代!可以投掷五百磅、一千磅炸弹的飞机,将会主宰海洋!”

  费舍尔眯起眼睛,脸上的皱纹更深了:“这么说,贵国海军准备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和飞机了?”

  这不是一个问句,而是一个确认。英国海军的情报部门不是瞎子和聋子!而且这两年太平天国和英国的技术交流很多,双方对于对方重点发展的项目都有所了解。

  而飞机,无疑是太平天国军工行业的一个投资重点!

  邓世昌坦然地点了点头——这并非泄密,而是罗耀国特别交代的。英国实力有限,与其让他们把有限的资源浪费在建造“胡德”这样肯定打不过“俾斯麦”的战列舰上,不如引导他们发展航空力量。下一次战争中,英国能多支撑一会儿,太平天国的赢面就大一分。

  费舍尔皱起眉头。事实上,皇家海军早在秘密研发载机母舰,但遇到的问题实在太多。

  首先是英吉利海峡、北海和北大西洋常见的高海况——风浪一大,飞机就飞不了,一不小心还会掉海里!

  其次是北海和北大西洋冬季的长夜现象。在伦敦这个纬度,冬季黑夜最长的一天能达到十六个小时以上。更往北的北海和北大西洋,冬季的黑夜更是长达十七八个小时。再加上大风、大浪、大雪、大雨.战列舰还能勉强作战,航空母舰怎么用?

  总不能和德国人打商量,凡是天黑、风大、浪高、雨雪的日子咱们就不打了,挑个好天再开战吧?

  当然,有长夜就有长昼。北海和北大西洋上也有海况较低的时候。在这些时间段,航母确实能发挥作用。

  所以对大英帝国来说,既不能不发展航母,也不能放弃战列舰。而且无论是航母还是战列舰,都必须考虑高海况作战能力.这就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,而大英帝国.钱紧啊!

  海风越来越大了,卷起的浪花拍打在“靖海”号的船舷上,发出沉闷的响声。费舍尔望着远处那些仍在热烈讨论的法国工人,突然苦笑起来:“二十世纪一定是征服天空的世纪。皇家海军绝不会忽略天空。”

  邓世昌没有接话。他知道费舍尔说的是真心话,但也明白这位海军上将内心的挣扎。在这个巨舰大炮仍是主流的时代,要说服保守的英国海军部将宝贵资源投入到航空母舰这种“新奇玩具”上,绝非易事。

  况且,北海、北大西洋的海况和天气对于航母、飞机绝对不友好。

  夕阳西沉,工地上的人群开始散去。那些红旗在暮色中依然醒目,但工地上的机器已经全部停止了运转。邓世昌看了看表——下午四点三十分,法国工人们准时下班了。一天八小时,绝对不会多呆一分钟

  “该启程了。”邓世昌向费舍尔伸出手,“希望下次见面时,我们都能拥有真正的航空母舰。”

  费舍尔用力握了握他的手:“愿上帝保佑大英帝国和太平天国。”

  当“致远”号装甲巡洋舰驶离加莱港时,英吉利海峡的风浪变得更大了。邓世昌站在舰桥上,望着远处逐渐消失的法国海岸线,思绪万千。他知道,费舍尔回去后一定会力推航母计划,但英国人的航母注定会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。而太平天国的航母,将在温暖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纵横驰骋

  海浪越来越高,“致远”号开始剧烈地摇晃。但邓世昌站得笔直,就像一柄出鞘的利剑。

  天历40年夏。

  当“致远”号装甲巡洋舰缓缓驶入海参崴军港时,邓世昌站在舰桥上,望着远处那座熟悉的港口。两个月的海上航行终于结束,英吉利海峡的狂风巨浪早已被抛在身后,取而代之的是日本海平静的碧波。

  港口的防波堤上,北海舰队提督罗新华早已等候多时。他身后,一艘奇特的军舰正静静停泊在码头——那是一艘改装后的航空母舰,舰艏平直宽阔,甲板上没有炮塔,只有几架双翼机整齐排列。

  “那就是‘鲲鹏’号?”邓世昌走下舷梯,目光紧紧盯着那艘新舰。

  罗新华点点头,嘴角微微上扬:“刚完成改装,正在试航阶段。”

  邓世昌一边走,一边听自己的老上司罗新华介绍太平天国海军的最新编制。

  “北海舰队驻海参崴,负责北太平洋的防御,同时承担海军大部分的试验任务。”罗新华指了指远处停泊的几艘巨舰,“主力舰有‘应龙’级战列舰一艘,‘潜龙’级战列舰两艘,‘靖海’级装甲巡洋舰四艘,还有这艘‘鲲鹏’号。”

  “北海舰队管北太平洋,”邓世昌问道,“那东海舰队一定管东太平洋吧?

  “没错,母港珍珠港。”罗新华微微一笑,“那是咱们海军的主力,他们的任务是确保东太平洋和美洲西海岸的制海权。”

  “南海舰队在镇南港——就是布里斯班。”罗新华继续道,“南太平洋和澳大利亚海域,都是他们的地盘。”

  邓世昌点点头:“西海舰队?”

  “驻扎新加坡!”罗新华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,那可是他为太平天国建立赫赫战功的海域,“印度洋航线,就靠他们了。”

  “本土呢?”

  “有本土舰队,母港青岛。”罗新华停下脚步,“看家的舰队,不会装备什么大舰,因为没有必要了。”

  邓世昌若有所思:“五支舰队,覆盖整个太平洋,还能兼顾部分印度洋。”

  “没错!”罗新华眼中闪过一丝锋芒,“走,咱们去瞧瞧‘鲲鹏’号这条船是归海军航空兵总局和北海舰队共同管理的。”

  两人一起登上了“鲲鹏”号,甲板上忙碌的水手们正在检查飞机。

  “标准排水量一万五千吨,航速二十二节。”罗新华拍了拍甲板,“改装自高速运输船,工期只用了十个月。”

  邓世昌蹲下身,摸了摸甲板的柚木表面:“木质甲板?不怕火烧?”

  “涂了防火漆。”罗新华指向舰艏,“前部有斜坡,辅助飞机短距起飞。目前搭载二十四架飞机——十二架‘海鹰’战斗机,十二架‘鱼雷’攻击机。”

  “海鹰?”邓世昌望向不远处的一架双翼机。

  “对,‘海鹰’。”罗新华走过去,拍了拍机翼,“一百二十马力发动机,最大时速一百五十公里,能带五十公斤炸弹。主要用于侦察和防空。”

  他又指向另一侧的三翼机:“那是‘鱼雷’攻击机,一百八十马力,能挂一枚四百五十毫米鱼雷,专门对付战列舰。”

  邓世昌眯起眼睛:“测试过了吗?”

  罗新华笑了:“上周刚在朝鲜海峡演习,模拟攻击‘应龙’号战列舰。‘鱼雷’机群在三十公里外起飞,命中率超过六成。”

  “六成.”邓世昌低声重复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的目光,“看来战列舰真的要被淘汰了!”

  罗新华摇摇头:“没那么快.六成命中率是在应龙型战列舰一动不动挨打,而且也没有进行防空的情况下达成的明天,我让‘鲲鹏’号表演给你看!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