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湛要仔细观看齐云的剑法,齐云也是立即答应下来。
承云剑并未出鞘,齐云并指如剑,以指代剑,缓缓起势。
直接向静湛展示出五行惊雷剑,剑指同源的根底来。
他先是展示出基础的劈、刺、撩、抹、点五式。
动作舒缓而清晰,虽未运使真炁,但招招式式,法度严谨,步伐踏动间,正是踏罡步法度。
静湛道长凝神细观,双眼微眯,这起手式与步法,确与五脏观传承一般无二。
紧接着,齐云剑势一变,开始演练五行相生之妙。
他依旧未用全力,但意念引动间,周身气机流转。
先是“火行·燎原”,一指划出,空气中隐有热浪升腾,一股蓬勃炽烈的意韵勃然而发;继而火生土,剑意转为沉凝厚重,如大地承载。
土生金,指锋间锐气隐现,带着无坚不摧的锋锐;金生水,气机再变,化为绵长柔韧,如江河奔流。
这一套五行相生剑意施展下来,虽未尽全力,却已气象万千,意蕴深远。
尤其那起始的“火行”剑意,其精纯浑厚、炽烈磅礴之处,竟让静湛道长暗自心惊,自忖即便自己浸淫此剑数十年,在“火行”一道的领悟与掌控上,也略有不及。
眼前这青年,施展起五脏观的镇观剑法,比起他来,竟隐隐多出了种圆融自如之感!
这让他心中那份惊异与疑惑更甚。
待齐云收势回指,气定神闲地望来时,静湛道长仍眉头紧锁,沉浸在方才的观剑之中,面露深思之色。
半晌,他缓缓吐出一口气,目光复杂地看向齐云,沉声道:“齐道友,贫道可以确定,你所施展的,确是我五脏观秘传的《五行惊雷剑》无疑,且是得了真传的!
此剑法向来一脉单传,严禁外泄,道友既非我观中弟子,却又习得如此正宗……那便只有一种可能了!”
他说到这里,神色忽然变得感慨万千,眼中流露出追忆与唏嘘之色:“贫道原本以为,师祖他老人家早已仙逝多年,未曾想……连家师都已羽化十载,他老人家竟仍在人世!”
齐云心中微动,已然猜到静湛所指。
果然,静湛道长紧接着急切问道:“齐道友,你遇那位‘玄清’道长,是何时之事?是何等模样?”
齐云思忖片刻后答道:“约是三年前。那位道长……看上去乃是中年模样,仙风道骨,神采奕奕。”
“中年?!”静湛道长又是一惊,随即面露恍然与难以置信之色,喃喃道,“难道……难道师祖他老人家,当真参悟透了踏罡之上的玄机,迈出了那一步,得以返老还童?
可……可他老人家既然尚在人间,为何数十年来从不回观?甚至连师尊仙逝都……”
他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困惑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,有对师祖的敬仰,也有对过往的一丝黯然。
片刻后,他似乎理清了头绪,神色一定,对着齐云郑重道:“齐道友,若贫道所料不差,你三年前所遇的‘玄清’道长,恐怕正是贫道的师祖!
他老人家真号‘青松’!
这套《五行惊雷剑》,便是师祖晚年臻至踏罡之境后,融汇毕生所学所创。
他将此剑传于家师之后,便飘然下山,云游天下,说是要寻觅踏罡之上的机缘,自此音讯全无。
家师临终前,亦对此念念不忘。”
他看向齐云的目光,已带上了一种看待“自己人”的亲切与感慨,“师祖他老人家定是见道友你天资卓绝,与剑道有缘,更心怀正道,这才破例将此绝学相传。
否则,道友焉能在短短三年间,便将此剑修炼至如此境界?
威力更胜贫道苦修数十载,实在令贫道既感佩又惭愧!”
齐云听闻这番推断,心中暗道果然如此。
这个误会虽是阴差阳错,却也是目前最合理、最能解释通的缘由。
谁又能想到,他实则是从未来而来,剑法源自静湛的师侄呢?
将源头归于那位神秘失踪、修为莫测的青松祖师,一切便顺理成章了。
正当齐云心下稍定之际,却见静湛道长神色一正,竟再次拱手,语气极为认真地说道:“齐道友,你既得青松师祖亲传剑法,便与我有同门之谊。
按辈分论,你当为贫道的师叔!请受……”
齐云见状,哪敢受此大礼,连忙上前一步,伸手虚托住静湛道长的手臂,连声道:“道长万万不可!此事尚未有定论,且贫道年轻学浅,岂敢妄居长辈?
我等皆是修道之人,何必拘泥世俗辈分?不如便以平辈论交,同道相称,如何?”
静湛道长见齐云态度坚决,神色坦荡,毫无借势之意,眼中赞赏之色更浓,也不再坚持,顺势直起身,朗声笑道:“哈哈,好!齐道友豁达通透,是贫道着相了。
那便依道友之言,你我平辈论交!”
两人相视一笑,顿觉关系亲近了许多。
随后,齐云邀请静湛道长一同返回襄阳城。
二人并肩而行,先回到了那已恢复破败荒芜本貌的黄泥村口。
只见秦骁、罗威与几名捕快正焦急等候在原地,那鬼门碎片被齐云收取后,困住他们的诡异空间自然消散,他们便自行出现在了村中。
见齐云久久未归,又不敢贸然行走,只得在此守候。
此刻见齐云与一位气度不凡的青袍道士一同返回,众人立刻迎了上来,面露欣喜与询问之色。
齐云为双方引见:“秦兄,罗总捕头,这位是五脏观的静湛道长,适才多亏道长在外牵制妖人同党。
静湛道长,这几位是襄阳府的秦骁秦大人与总捕头罗威。”
双方互相见礼。
秦骁听闻静湛道长亦是有道高人,且刚才相助齐云,更是感激不尽。
齐云随即告知众人,村中作祟的盗门妖人已被他斩杀,此地邪氛已除。
秦骁等人闻言,终是长长舒了一口气,悬着的心彻底放下,连紧张疲惫仿佛都消散了不少。
事毕,众人不再停留,趁着月色,一同踏上了返回襄阳府的道路。
齐云与静湛道长并肩而行,一路探讨道法、交换对盗门及汉江鬼蜮的看法,言谈甚欢,颇有些相见恨晚之感。
夜色中,一行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蜿蜒的山道尽头。
道起五脏观: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