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噩长夜小说 > 道起五脏观: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> 第三百一十七章 :归山蕴灵,道场雏形!
  三架直-8直升机组成的编队,如同三只忠诚的钢铁巨鹰,划破长空,越过巴山蜀水的苍茫,径直飞向那座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青城。

  飞行编队并未全部抵达山顶。在钟定国的提前协调和地面引导下,其中两架直升机在青城山前山宽阔区域缓缓降落,旋翼卷起的狂风让周围的树木剧烈摇摆。

  唯有齐云所在的主直升机,毫无停顿,继续朝着青城后山,那常人罕至的深处飞去。

  越过层层叠翠,掠过幽深峡谷,最终,直升机稳稳地悬停,然后降落在游仙宫后方,一处隐秘的汉白玉平台之上。

  这平台宽阔平整,与周遭古朴的建筑风格浑然一体。

  白玉在冬日偏斜的阳光下,泛着温润的光泽,与山下尘世恍若隔世。

  直升机沉重的起落架接触玉面,发出沉闷的声响,旋翼缓缓停止咆哮,只余下风声过耳。

  舱门打开,齐云在钟定国和那名军官的陪同下,缓步走下舷梯。

  脚踏在冰凉的汉白玉上,他深深吸了一口青城山清冽熟悉的空气,眉宇间那挥之不去的倦意,似乎都淡去了些许。

  “齐法主,总算将您平安送抵了。”随即钟定国神色一正,“法主,您此次元气大伤,罗布泊之事虽了,但难保没有后续影响或其他宵小窥探。

  为确保万无一失,我已向上级申请,由我带领这支特勤小队,暂时驻扎在青城山。

  同时,我会立刻联系川城分局,调派一批可靠的人手上山,协同游仙宫原有的防卫,全面提升安保等级。

  希望您能同意这个申请。”

  钟定国的话语清晰而坚定,,他身后的那名军官虽未言语,但挺直的身姿也表明了他严格执行命令的态度。

  齐云闻言,目光扫过眼前肃立的军人,又看向神色恳切的钟定国,略一沉吟,便微微颔首:“有劳钟队长费心。

  如此,便依你之意。山中清静,莫要过多惊扰香客便好。”

  他的声音依旧带着一丝虚弱,但应允得十分干脆。

  他深知自己此刻状态不佳,小心无大错。

  “请您放心,我们一定会注意方式方法,绝不会影响游仙宫的正常秩序和清修。”钟定国立刻保证。

  齐云点了点头,不再多言。

  他对着钟定国和那名军官微微一揖,算是告别。

  紧接着,在两人注视之下,齐云的身影毫无征兆地一阵模糊,如同水滴融入大海,清风拂过山岗,就那样悄无声息地、彻底地消失在了原地,没有留下任何痕迹,仿佛从未站在过那里。

  这超乎想象的一幕,让那名一直保持严肃、训练有素的军官瞳孔骤然收缩,脸上瞬间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。

  他嘴巴微张,几乎要发出惊呼,身体下意识地前倾,似乎想确认自己是否眼花。

  这完全违背了他所有的认知,是真正的“凭空消失”!

  钟定国虽早有心理准备,亲眼再见这等玄通,心头仍是一凛,但他反应极快,立即上前一步,伸手轻轻按住了军官因震惊而微微绷紧的手臂,面色凝重地压低声音道:“李少校!”

  李少校被这一按惊醒,猛地回过神来,意识到自己的失态,立刻强行收敛了脸上的惊容,但眼神深处的波澜却一时难以平复。

  钟定国目光锐利地盯着他,语气严肃至极,带着不容置疑的告诫:“这次护送任务,以及你在山上所见的一切,都属于最高机密。

  保密条例,想必你很清楚。今天看到的,出了这座山,必须烂在肚子里。

  不乱看,不多问,不好奇,不议论!明白吗?”

  李少校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激荡的心绪平复下来,挺直腰板,压低声音但异常清晰地回答:“是!我明白!

  请放心,严格遵守保密纪律,绝不泄露分毫!”

  作为军区精挑细选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员,他深知某些领域的存在远超常理,此刻唯有绝对的服从和缄默。

  钟定国见他态度端正,神色稍缓,满意地点了点头:“很好。现在,安排你的人,以小组为单位,熟悉游仙宫外围环境和主要通道。

  等候川城分局的同志抵达后,再统一部署具体警戒方案。”

  “是!”李少校再次敬礼,随即转身,开始低声向待命的队员们下达指令,队员们虽对刚才齐云的消失同样心存惊骇,但令行禁止,立刻无声而迅速地行动起来。

  ……

  与此同时,消失的齐云,已然直接出现在了青城山最高处,阴阳八卦白玉平台正中央。

  此前齐云没有感受,但此刻甫一落座,盘膝于冰凉的八卦阵眼之上,一种难以言喻的、水乳交融般的奇妙感应便油然而生。

  就仿佛漂泊已久的游子终于归家,干涸的土地迎来了甘霖。

  他因元神剧烈亏空而始终萦绕不去的针刺般剧痛、以及那深入骨髓的乏力感,在这一刻,竟得到了显著的舒缓。

  他清晰地“看”到,或者说感知到,整座青城山脉所氤氲的、无形无质却磅礴浩瀚的山川灵气,正丝丝缕缕地朝着他汇聚而来。

  更有一道道极为稀薄、却带着虔诚愿力的金色光点。

  那是开山立观以来,信众香火祈愿所化的微薄香火之力。被北帝殿神像吸收、提纯,然后通过某种玄之又玄的联系,跨越空间,传导至他盘坐的身躯之内。

  灵气与经过神像转化的纯净香火愿力,如同温暖的泉流,浸润着他近乎干涸的经脉与紫府,滋养着那黯淡受损的阴神。

  这种感觉,并非力量上的急速恢复,更像是一种本源的滋养与慰藉,让他仿佛沐浴在母体羊水般的温泉之中,舒适而安宁。

  头颅的剧痛锐减,僵硬的四肢也恢复了些许暖意和气力。

  “这便是……道场之妙?”齐云心中明悟。

  他此前翻阅道藏典籍,曾见记载,正所谓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灵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”

  上古大能,其长久居停之地,受其自身气息与道韵浸染,吞吐天地精华,会逐渐由平凡山川蜕变为灵秀氤氲之宝地。

  若此地本就是山川地气汇聚的风水宝穴,再辅以后天阵法布置等手段,更能产生质变,晋升为“福地”。

  每一处福地都因其独特地理与主人道法特性,对主人产生种种玄妙的加持,或加速修行,或凝神静气,或增幅法术。

  而传说中更高层次的“洞天”,更是能自成一方小世界,奥妙无穷。

  他此前觉得此境过于缥缈遥远,并未深究。

  万万没想到,自己这重开不久的青城山五脏观,竟已隐隐有了向“福地”蜕变的迹象!

  当然,如今的青城山灵气初聚,香火微薄,距离真正的福地还相差甚远,但能有此征兆,已是非同小可。

  齐云心念电转,很快便将根源指向了北帝殿那尊与自己性命交修的神像。

  定是它沟通了神秘的五脏观内景之地,从中汲取了某种超越现世的玄奥道韵,反哺此方山水,这才使得青城山在如此短的时间内,显露出这等不凡的气象。

  想通此节,齐云心中亦是感慨万千。

  他不再耽搁,摒除杂念,手掐本源印诀,闭目凝神,全力引导着山中汇聚而来的灵气与香火愿力,缓缓滋养修复那受损严重的元神。

  …… 道起五脏观: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